贛州市文廣新旅局將攜六個非遺節目
亮相央視CCTV3套綜藝頻道
《綜藝盛典—歡樂城市派》節目
它們是
興國縣《興國山歌》、全南縣《花棍舞》
定南縣《瑞獅》、瑞金市《斑鳩新唱》
石城燈彩、龍南圍屋營造技藝
寶藏贛州驚艷全國~
《綜藝盛典-歡樂城市派》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一檔以城市為中心,深耕當地傳統文化的創新節目。節目選取有一定特色和代表性、文化底蘊獨特、發展活力強的城市進行專題拍攝宣傳。今晚9點,贛州市文廣新旅局將攜贛州六縣(市)非遺節目亮相央視CCTV3套《綜藝盛典-歡樂城市派》,展示贛州特色文化,讓全國觀眾領略贛州傳統文化的魅力。
????興國山歌,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地方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興國山歌歷史悠久,相傳是秦末興國上洛山造阿房宮的伐木工所唱的歌。興國山歌有獨唱、對唱、三打鐵、聯唱、輪唱等形式和鎖歌、盤歌、斗歌、猜花、丟觀音黃鰍咬尾、繡褡褳、藤纏樹、樹纏藤等種類。興國山歌所唱的內容十分廣泛,常唱歷史故事、傳說新聞等內容,有時即興編唱,有時長篇敘事,形式多樣。2006年5月20日,興國山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贛州市全南縣境內,坐落著一個江西省內唯一保留著瑤族語言、服飾和瑤族生活習俗的瑤族行政村。瑤族村存續著一個古老的儀式——“朝皇儀式”,千百年述說著瑤族人民對祖先神靈的信仰和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整個儀式涵蓋了瑤族音樂、舞蹈、服飾、飲食、信仰等眾多文化因素。儀式連辦三天兩夜,喜迎八方來客,共賀主家人安物豐。隨著山歌曲調的跌宕起伏,賓朋群起涌動,載歌載舞,為主家共同祈禱,慶祝豐收,瑤族花棍舞便是來源于此。2008年,瑤族花棍舞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象征著吉祥如意的定南瑞獅,是2008年5月公布的“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定南瑞獅傳承至今已有800余年歷史,經過長期積累與沉淀,其造型及舞蹈動作取南獅、北獅之長,崇尚客家奮發進取、和諧包容精神理念,融南獅、北獅和客家藝術于一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形態。
贛南地區盛產采茶戲,瑞金市選送的《斑鳩新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節目之一。贛南采茶戲在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地方戲。采茶舞蹈運用了三奇三絕中的矮子步、單袖筒、扇子花舞蹈編排,充分展示了贛南采茶舞蹈中的載歌載舞,幽默風趣,歡快喜慶的特點。